价格双轨制官倒 价格双轨制弊端
2024-03-04 15:07:27 财经问答
1. 价格双轨制的背景及特点
价格双轨制作为***特殊国情下的独特产物,是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中的一种权宜之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长期存在程度不同的双轨制价格形态。改革开放初期,价格市场化的产品品种逐渐增多,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的现象。
2. 双轨制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价格双轨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价格改革面临的难题,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例如,双轨制可以刺激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搞活生产资料流通,推动经济的发展。
3. 价格双轨制的弊端和问题
价格双轨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这些问题在双轨制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以下是价格双轨制的弊端:
- 3.1 倒卖现象导致价格上涨: 双轨并行使得投机者得以在两轨之间找到牟利的机会,由于市场轨供应有限,层出不穷的转手倒卖现象使得物资的市场价格不断升高,导致市场的乱象。这种倒卖行为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负担。
- 3.2 倒买倒卖和权力寻租现象: 双轨价格的并存必然会助长计划内外的倒买倒卖和权力寻租现象,这对改革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构成了挑战。官商勾结导致的“官倒”现象,使得计划内的产品流向计划外市场,倒卖的利润相当可观,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 3.3 价格信号失灵和市场乱象: 双轨制类似于同一条道路上同时实施可以靠左行驶和靠右行驶的双重规则,这必然会导致撞车和混乱。价格双轨制容易滋生行业乱象,导致价格信号失灵、资本过度投机、投资匮乏和供给释放乏力等问题。
- 3.4 价格改革进展停滞: 价格双轨制没有能够解决价格改革的问题,反而让价格改革停滞不前,成为一个弊端。随着双轨价格逐渐走远,价格改革迫在眉睫。双轨制给改革带来了新的压力,并阻碍了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进展。
4. 历史证明和案例分析
通过梳理过往价格双轨制对行业和煤炭价格的影响可以看出,双轨制容易滋生行业乱象,导致价格信号失灵、投资匮乏和供给释放乏力,并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行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在一段时间内刺激了煤炭产业的发展,但也导致了行业的过热和市场的乱象。
5. 取消价格双轨制和新的改革思路
价格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弊端日益显现,取消双轨制并进行新的改革迫在眉睫。新的改革思路应该如下:
- 5.1 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 取消价格双轨制是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应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在调整价格机制的加强市场监管,减少倒买倒卖和权力寻租现象。
- 5.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5.3 加强监管和法制建设: 加强监管和法制建设是解决价格双轨制问题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打击倒买倒卖和权力寻租现象,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价格双轨制作为***特殊国情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和价格改革的进程。价格双轨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如倒卖现象导致价格上涨、倒买倒卖和权力寻租现象、价格信号失灵和市场乱象等。通过历史证明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价格双轨制对行业和市场的影响。取消价格双轨制并进行新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新的改革思路应该是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加强监管和法制建设,从而实现价格改革的目标。